這本和《告白》的寫法有點像,但我覺得精采程度更勝《告白》。
在《告白》裡,每個篇章中由不同人的角度告白,而《贖罪》則是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的贖罪過程。
一個女孩的死亡,改變了四個女孩的一生。
英未理被發現陳屍在游泳池旁的更衣室,而死前似乎遭性侵。
四個女孩目擊到犯人,卻沒人記得他的長相。
英未理的母親憤而要這四個女生去找出兇手,或是補償到她滿意為止。
這四個女孩在小學畢業之後,各自走上不同的路,不再有交集。但當年的事件,卻影響著她們往後的人生。
雖然是以不同的視角來敘述的,但卻前後呼應,絲絲相扣。
更透過不同視角,看見人性中晦暗不明和掙扎。
事件發生時,紗英負責守著被姦殺的屍體,從此她想到那一幕就感到害怕。
一方面也慶幸被殺的不是自己,潛意識認為長大就會被殺,身體也因此拒絕成為大人,
最終失手殺害了有奇怪性癖的丈夫。
在團體裡擔任領導地位的真紀,在案發當時分配給大家工作。
看到紗英的自白讓她震驚,深覺當時無心的決定可能害了紗英的一生。
而四人當中只有她害怕得沒完成任務。
像是彌補自己過去犯下的錯似的,她讓闖入校園的歹徒淹死。
晶子在四個人當中是比較傻的女孩子。
她很喜歡死去的英未理,一方面又以為是她妄想跟英未理交朋友,
才會害她遭遇不幸的,她在那件事之後一直都當繭居族。
我覺得她是四個女孩子最不幸的,但或許她本人並不這麼認為吧。
英未理的媽媽的一句話,四個女孩有著不同的解讀。
我之所以會覺得她是最不幸的女孩,
大概是因為她失手殺害的是自己的親哥哥吧。
最後一個女孩由佳,或許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,並沒有被事件影響。
但究結果而言,自己的人生似乎還是因為那件事而產生一些改變了。
不可免俗的,由佳也殺了人,而她也是四個女孩當中,
唯一對英未理的母親提出控訴的,認為她根本沒資格將錯都怪在她們身上。
甚至懷疑四個女孩接連殺人或許就是她想要見到的結果。
最後,是英未理母親麻子的告白。
經過四個女孩的故事,讀者也漸漸拼湊出事件的輪廓了。
犯人呼之欲出,最後輪到麻子說自己的故事。
其實歹徒早就鎖定了英未理,所以紗英的顧慮是多餘的。
真紀也無須自責自己沒把任務完成逃回家,換作是別人未必能做得更好。
至於晶子,更不用說,英未理之所以遭遇不幸,跟她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英未理之所以會死,完完全全是麻子種下的因。
歷經五個人的告白之後,事件的全貌浮現了。
麻子雖然沒有明說,但我想兇手或許自盡了吧。
在這本書裡唯一沒有寫出來的,兇手的贖罪。
(對照前面四個女孩的經歷,麻子手刃兇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。
但兇手知道了真相應該會想以死謝罪,某種程度來說也是麻子殺了他。)
0 回應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